2014年研究生桃園婚禮佈置入學考試剛一結束,兩所本科生“考研率”較高的大學走到了風頭浪尖上。央視新聞頻道報道,信陽師範學院和曲阜師範大學這兩所學校,因學生大量考研“久負盛名”。有的考生四年磨一劍,教室里大部分學生看的書也是考研書籍。
類似學生專註於考研的學校被稱借錢為“考研基地”。儘管這些學校的畢業生,能夠在研究生入學筆試中取得不俗成績,卻也招致很多批評。一些批評矛頭甚至指向這些二本院校,認為這些學校一味鼓勵學生考研,失去了自身大學教育的意義。在考研覆試中,一些出自這些學校的考生,則懷疑自己遭到“有色眼鏡”對待,學校出身不好成為為橫在“考研基地”考生前面的一道坎。
學生主動選擇考研本來無可厚非,正如相關報道所指出的,相關省份高考競爭激烈,考研不失為一種改變命運的機會。儘管現在研究生就業也並不容易,但對這些地方院校的學生來說,考入一所985大學的研究生院,依舊對自己的就業能力有極大提升。即便有從大一入學就開始盯緊考研目標這樣的極端例子,但學生們的選擇依舊基於對自身利益的理性考量。如果一味批評“考研基地長灘島”現象,甚至在研究生招生錄取時,對這些學生區別對待,其實有失公平。
一些學校“考研基地”的定位並非刻意形成的,而是適應當下人才選拔機制的自然結果。不難發現,報道中提及的兩所學校都是師範院校,傳統上為了培養中小學教師,基礎學科門類設置較預防癌症食品多。高考擴招以後,中小學師資要求也水漲船高,二本師範本科生很難找到理想的教職工作。而他們從學校里學到的應用型知識也明顯匱乏,在面嚮應用型人才的就業市場不具優勢。這種情況下,鼓勵學生參加以考察理論知識為主的研究生入學考試,自然成為這些學校的“辦學特色”。
但是,“大學高中化”的應試教育產生的結果不容樂觀。我國研究型大學迫切需要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,如果考研選拔上來的學生,只會死記硬背考題,當然不利於研究型大學科研水準的提高。不少名牌大學在實踐中加大了推薦免試生的比例,面向本校和同等知名大學接收研究生,固然可以招到一些科研能力強的學生,卻也將那些具備科研潛質的非名校學生關在門外吳哥窟。改變現狀,應該改革研究生招生錄取制度,以科研能力為指向公平選拔人才。
事實上,即便如曲阜師範學院那樣的二本院校,也具備為一流大學培養預備科研人才的基本實力。對研究生申請者來說,所要證明的是自己掌握學科的研究方法。在美國等科研強國,報考研究生的未必都是哈佛、耶魯畢業生,一些有特色的文理學院,同樣能夠為一流研究機構輸送優質生源。
“考研基地”現象折射的是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的應試化弊病,也反映出唯學歷論依舊在社會上有足夠市場。研究生招生機構和教育主管部門,均有責任做出改變招生指向的措施。一味指責“考研基地”,甚至對來自這些學校的學生進行有意無意的歧視,就違背教育公平的宗旨了。 (原標題:批評“考研基地”不如檢討招生指向)
- Apr 01 Tue 2014 05:47
批評“考研基地”不如檢討招生指向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